8月11日,集团选定龙头山骡马口村为龙泉中学过渡安置房建设地点,并确定二公司为该项目土建部分的施工方。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公司需完成项目的场平工作以及45栋活动板房的土建部分。集团下达命令,公司必须于17日前完成场平工作。
是荣誉也是压力
龙泉中学过渡安置房项目是省委省政府、昭通市委市政府交给集团的一项艰巨任务,整个工程要求8月26日必须完工,让灾区学生正常开学上课。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文山、总经理刘勇也在第一时间赶到龙头山镇实地查看项目情况,并要求要把该工程做成建工集团的精品工程。
接下这沉甸甸的军令状,公司立即调精兵遣强将,正式进入施工现场。项目部首先要克服的是食宿问题,因为灾区没有足够的帐篷给施工人员居住,第一个晚上,公司将士全体露宿在场地中,和衣而睡,项目领导小组连夜召开会议,制定工程计划。没有路,就开凿出一条通道;没有水,哪怕人挑肩扛也要保证施工用水;没有电,我们就自己架设电线,不等不靠保证机械正常启动;食宿困难,我们就要咬紧牙关坚决挺住。
做精品 就要敢于攻坚克难
由于该地块是一片玉米、花椒种植地,要完成场平工作,必然要先清理成片的成熟玉米以及3米多高的花椒树。项目部当即组织人员对场地进行清理,火热的太阳炙烤着这一群汉子,汗水浸透了他们衣裳,他们高高举起手中的镰刀用力的清理成片的玉米杆和20公分粗的花椒树,尽管戴了手套,但还是被磨起了血泡。看到这一群铮铮铁汉,灾民们没有因为在砍伐自家的玉米地而阻拦,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并自发的帮助清理场地砍断的玉米杆。经过一天的奋战,晚上7时,场地清理完毕,第一台挖机进场,场平工作正式开始。
晚上施工,将士们只能借助手中那微弱的电筒照明,手电没电了就换一个,他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堆满泥土的场地里,指挥着挖掘机进行工作。由于没有汽车泵,浇筑混凝土只能用挖机运输到模子中人工平整进行浇灌,浇灌混凝土的用水全靠将士们用水桶从几百米外的河水中一桶一桶的拎回来,6方的混凝土整整浇灌了近两个小时……经过一个通宵奋战,项目部完成了3栋安置房的混凝土浇筑,以及四分之一的场平工作,但对于45栋的总量以及整块场平工作来说,工程才刚刚开始。“时间紧、任务重”是施工方的口头禅,但对于正在经历这场特殊战斗的将士来说,是唯一能表达内心焦急的话语。一个通宵下来,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临时用帐篷搭建的项目驻地,还来不及稍事休息就立马和轮换的同事进行工作交接,等交接完毕了,大家才匆匆地划上一碗方便面,返回帐篷里面休息,熟睡中的他们脸上依然写满了坚毅,可能在梦中依然奋战在项目一线吧。
打了一个翻身仗
“二公司肯定不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图纸修改了十几次”“,“二公司进度上不去,我们作为安装的部分也没有办法”。像这样的话,深深的刺伤了二公司援建龙头山龙泉中学过渡安置项目参战将士的心。
龙泉中学过渡安置房项目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场平、基础混凝土浇灌以及活动板房安装,由于前期的场地清理和图纸更改,由公司负责的场平和基础混凝土浇筑工作严重滞后,造成活动板房的安装进度一直上不去,大量的活动板房材料堆积在施工现场,混凝土的供给也是“供大于求”。集团指挥部指挥长沈家昆也数次提出要公司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整体项目进度。那段时间里,大家心情都非常失落,全力加快施工进度,打个漂亮的翻身仗是整个项目部的诉求,项目部为此在施工方案和技术优化上采取了很多办法。
首先,报请公司从昭阳区调来30余名劳务班组,以及5名管理人员,采取两班倒、连轴转,人停机不停的工作方式,保证二十四小时正常施工;其次,改变之前从上往下的施工顺序,采取两头开挖,两头浇筑的方式;项目部还从昭阳区工地运来了大量的电线、照明灯,大大助推了夜间施工的速度。但看似简单的改变,却并非那么容易。从鲁甸到龙头山的道路虽然已经打通,但狭窄的山路上仅能容下一台大车通过,进出龙头山的道路被称为生命之路,每天有大量的救援车辆进出,所以造成后勤补给和人员运输十分困难,加大机械量和人员数量给原本就困难的后勤补给带来了巨大压力。
然而,我们的项目部挺住了!帐篷不够用,大家就在车上休息一会;机械用油不够,大家就从鲁甸县城采购;管理人员和劳务班组同吃同住,还主动把集团发放的迷彩服让给劳务班组使用。就是这样一群人,在两天的时间里完成了整块场地的场平工作。
不信东风唤不回
经过4个昼夜不眠不休地奋战,16日晚上,整个项目的场平工作全部完成,比预期时间提前了1天。此役,公司共投入人力近百人,挖机6台、装载机3台、推土机1台、压路机1台、自卸汽车2台、混凝土汽车16台。过程中,十几次的图纸变更没有难倒二建人,闷热的帐篷、缺水没电的工地生活没有难倒二建人,大型施工机械无法进场工程推进困难重重也没有让二建人停下脚步。“子规半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看看我们这群刚毅勇猛的二建将士吧!
作为整个项目的总负责人,杨冲艳直言自己来这里之前就已经很清楚项目的情况,不过他没有过犹豫,也没有过畏难情绪,他喜欢挑战,对他来说,“扶大厦于将倾斜、挽狂澜于即倒”才是最高的荣誉。六直管部副经理杨天佑是一个开朗的人,他不喜欢皱眉头,总是喜欢和大家嘻嘻哈哈开玩笑,他说,项目建设本来就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要是自己整天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会让职工们更加觉得喘不过气来。十一直管部副经理广明东则不断告诫自己,自助者天助之,只有自己带好头,信心百倍地投入工作,员工们才能齐心协力跟着他干。辅料租赁中心经理范景仲是一个退伍老兵,他说,自己这辈子什么样的困难都曾经历过,什么样的苦都曾吃过,现在所经历的算不上什么,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而工地上那些时刻都在忙碌着的身影中,年轻小伙占了绝大部分,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努力、他们作为青年人身上所特有的那股子劲儿,更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地保障。
龙头镇已在17日降下了灾后的第一场大雨,我们可爱的同胞兄弟们,这一群呕心沥血、奋发豪迈的“子归鸟”要冒着大雨继续奋战在灾区重建的工地上,不过很快,大雨就将过去,阳光将会普照大地,我们热切等待他们凯旋归来!
【记者:郭鑫宇 责任编辑:赵春燕】
NEWS CENTER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