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集团以保障房项目为契机,创新发展模式,推进“产融双驱”和投资引领发展战略,成果备受瞩目。6月23日,《大公报》A79版刊登题为《“产融双驱”力促云南建工腾飞》的专题报道,对集团通过搭建平台、投资拉动、优化融资、“产融双驱”、改革机制等具体措施来实现集团发展的提质增效进行了详尽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align=center]“产融双驱”力促云南建工腾飞[/align] 截至2013年,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建工)累计完成保障房投资150亿元以上,完成保障房建设产值123.5亿元,项目涵盖包括昆明的云南10个州市。云岭大地上,云南建工正在奋力鏖战的各支施工队伍,云南建工的红色标识和迎风飘扬的彩旗随处可见,一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安居工程,在云南各族人民眼前呈现。
云南建工以保障房项目为契机,创新发展模式,推进产融双驱和投资引领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企业的稳健发展和转型升级。
[align=center]开拓进取 创新投融资模式[/align]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将进一步提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中国西部大型企业建设集团决策层,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文山,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勇和集团领导班子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不仅承担着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任,同时更肩负着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担。
基于这一深刻认识,云南建工秉承“亮剑拼搏,敢打大仗,善打硬仗”的豪迈气概,坚持“品牌至上,效益至尊”的生产经营理念,牢牢把握企业发展规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将业务领域向强相关多元扩展,从原来单一的工程承包企业发展为集投融资、房地产开发、工程总承包为一体的大型建设企业集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使企业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经济效益逐年增长。
云南建工通过搭建平台、投资拉动、优化融资、产融双驱、改革机制等具体措施来实现集团发展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省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建工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等五大投融资平台,加大与在滇各大金融机构的合作,云南建工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多头投融资体系和“保障房、棚户区改造、商品住宅、城市综合体”及“境外开发区”等多层次聚合的开发模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管理办法,云南建工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让投融资平台良性运行。
有效吸引增量、盘活存量,是突破资金短缺瓶颈制约的关键所在。云南建工紧密结合云南省委、省政府“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重要部署和工作实际,把全方位拓宽融资渠道、更快更好地筹措建设资金,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云南建工逐步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先后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及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广泛开展了战略合作,坚持融资创新,积极探索实行重大项目投融资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大项目建设投融资方面硕果累累,且每次合作,均是大手笔、大格局。
保障房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施政工程和发展工程。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唯一省级融资平台,承担着“投资、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的责任和使命,云南建工适时提出“两个转移”——“集团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上来,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以生产管理为中心上来。”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融资难题破局,以“银团模式”的大胆创新,实现了项目的打包整体推进,为云南省保障房建设写下了精彩一笔。云南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经济发达,还贷能力强,银行都愿意放贷,可有的地方却很难贷到款。云南建工把省内8个州市的34个项目全部打包为一个整体,并向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4家国有银行组成的银团进行项目的整体贷款。这样一来,34个项目实现了融资全覆盖,从银团贷款获得了120亿元的资金支持,同时争取了最高时限15年的还款期限。“银团模式”一举解决了额度、范围和还款时间3大难题,并且为地方政府节约了近6%的融资成本。
在国家开发银行和云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带动国际承包,吸引外商进行投资,使“走出去”战略进展顺利。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成为中国第10个境外经济合作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同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合作,园区招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面向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开展以粮食加工为龙头的农业合作开发项目——云南泛亚农业公司规范运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标志着云南建工的海外经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云南建工目前已成功开拓周边、中东和非洲三大海外市场,每年合同额在2亿美元以上,产值1亿美元以上,投资额1亿美元以上,2013年开工项目达13亿美元。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2013年云南建工完成投资额100亿元,完成产值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近期,云南建工拟投资80亿元开发建设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生态治理、休闲、养生等综合性开发项目。
云南建工充分利用融资、人才、管理等优势,建立集团、业主和银行等相互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开展以股权投资、业主担保、银行融资、施工总承包等综合合作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进一步畅通了融资渠道。投融资能力快速提升的同时,云南建工充分运用银行贷款、直接融资、股权投资、项目融资、BT、BOT等多种投融资方式,积极开展集团强相关产业和对施工任务有大幅拉动作用的投资。先后获得麻昭高速、呈澄高速、昆明东南绕城高速、曲靖城市道路综合提升等一批云南公路建设的大项目,合同额总计100多亿元。通过BT方式承接了大中河、五里河、永不落水库等项目,在云南水利水电市场上的龙头地位更为显现和巩固。
成绩的背后,是云南建工前行的坐标,经线是国民经济的脉络,纬线是造福云岭的拳拳之心。一个个重点项目的建成,政府投资主体职能作用的发挥,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云南省委、省政府赋予云南建工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承担起棚户区改造、滇中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任务,希望云南建工在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积极发展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云南建工加强了与国家开发银行的战略合作。2014年,获得国家开发银行15年中长期基准利率下浮10%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专项贷款340亿元,云南建工已累计获得保障房建设项目和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专项贷款540亿元。
在云南建工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之下,金融诚信指数稳步提高。云南建工已获授信总额达368.36亿元,实际融入信贷资金总量达到139.42亿元,同比增长52.37%。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信用评级由AA级上升为AAA级;新增中国进出口银行6亿元人民币免担保项目融资授信。
2014年,云南建工计划新增投资规模353.59亿元。依托强大的投融资能力,云南建工将全面参与棚户区改造、高速公路、机场、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综合管网建设。同时,投资进一步向海外延伸,在海外多个领域加大投资开发力度。云南建工将紧紧抓住国家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强力推进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的招商力度,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推进老挝东马凯水厂、赤道几内亚国家体育学院两个EPC项目及沙特阿尔阿尔大学等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align=center]百年企业 打造核心竞争力[/align] 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打造百年企业。云南建工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强大的运营和管理能力,还在于有一支高素质、能吃苦、讲奉献的生产经营队伍。
近年来,在“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民生工程战役和城市建设战役”成百上千个项目中,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问题复杂的情况下,云南建工人充分发挥“高原铁军 亮剑拼搏”的优良作风,向政府与人民群众交上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云南建工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逐步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完善了各种管控体系。通过集团化综合竞争战略提升了综合竞争能力,构建起了强大的航母舰队,34个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实体单位联袂并起,共谋大业,向高端市场发展,带动转型升级。
这是一支善打硬战的队伍。作为中国500强企业,云南建工所辖属各个施工设计单位调集精兵强将上阵,发挥出集团优势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全面推进“五位一体”项目管理模式,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技术、成本(效益)全方位实施综合管理。发挥出强大的资源配置、整合及利用能力。特别是在昭通移民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云南建工充分展示了中国西部大型建设集团的综合优势与实力。2012年,昭通移民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收官。作为云南建工2011年的1号重点工程,他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建成了一座6平方公里的绥江新县城,向家坝库区5个集镇、溪洛渡库区6个集镇整体搬迁,确保6万移民安居,水库按期下闸蓄水。创造了建筑业新速度、创造了建筑业神话,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三峡集团和广大移民的充分认可和赞誉。
保障房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获得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保山市委书记李正阳这样说,云南建工是我省建筑业的龙头,资质高、队伍强,特别是在工程建设和投融资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
昭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纪华表示,云南建工大型建设集团的优势,坚定了昭通市与云南建工合作开发昭通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信心和决心,选择云南建工,就是选择放心和成功。
宜良县住建局副局长陈锐用“多、快、好、省”4个字来总结县政府和云南建工合作后的情况:资金充裕,进度快、施工组织到位,管理力量雄厚、优势突出、政府省心。
……
在昭通绥江创造出的“建工速度”和保障房建设为云南建工构建起社会信用平台。2013年,云南建工实现经营额748.56亿元,完成产值430亿元,各项经济指标跨上新台阶,利税突破30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目前,云南建工60%的经营额是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来实现的,2013年全年与曲靖市、玉溪市、怒江州,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设计院、中国水电顾问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华能澜沧江、广东振戎能源等战略合作伙伴签订合同共80个。与大银行、大企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战略。保障房、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开发、海外投资、经营性资产投资、股权投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等七大投资板块,使资本效应通过应用金融工具得以放大,在掌握投资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加速了云南建工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步伐,为今后云南建工投融资和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云南建工走过的成功实践表明,坚定不移实施集团化经营和转型升级战略,实施“两个转移”,云南建工走上了质量品牌效益型发展之路。
产融双驱添翼助腾飞,云南建工逐步走向产融双驱的运营格局,投融资资本运作与实体产业发展比翼双飞,相辅相成。云南建工牢牢锁定全力打造高品质高效益高增长的大型建设集团目标。
[align=center]【责任编辑:郭永坚】[/al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