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集团转型升级的成果备受瞩目。5月12日,香港《大公报》A24版刊登题为《云南建工:快速崛起的高原铁军》的文章,对集团的战略部署、产业布局、国际市场拓展、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详尽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align=center]云南建工:快速崛起的高原铁军 [/align]
这是一个凝心聚力、创新发展的企业,这是一群钢筋铁骨、铸造辉煌的勇士,这是一种高原铁军、亮剑拼搏的精神。
——题记
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云南将全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发挥云南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中的重要作用;2011年国务院批准的“桥头堡”建设意见;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以及云南省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重大任务,为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建工)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战略机遇。
2013年,在外部经济形势总体偏紧的形势下,云南建工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稳增长、冲万亿、促跨越”重要部署,生产经营再创佳绩——
全年实现经营额748.56亿元,完成产值430亿元,各项经济指标跨上新台阶,利税突破30亿元,其他各项工作不断刷新记录,成为西部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辉煌成就的取得,全方位标注着云南建工从量到质的骄人飞跃;展现了大企业蓄势勃发后的雄厚实力与万丈豪情!也为云南建工未来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云南建工成立于1951年。60多年来,通过几代建工人的努力,现已从过去单一的工程承包企业发展为集投融资、房地产开发、工程总承包为一体的大型建设企业集团。现有资产总额300亿元,其中净资产92亿元;现有在职职工近200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990人,有高级职称者757人。此外,长期使用劳务人员10万人以上。拥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实体单位34个,各类施工资质83个,是云南省唯一拥有房建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机场跑道施工专项资质、援外成套项目A级资格的企业。
[align=center]战略引领 跨越发展[/align]
改革创新,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全国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循着云南建工的调结构、转方式之路,就会发现云南建工的调结构、转方式始终与党和国家及云南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同频共振。
思路决定出路。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文山,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勇和集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企业的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突出转型战略的优化与突破——先人一步挖掘新的市场经济增长点,进行发展质量的转型,发展效益的转型,发展稳健的转型。
云南建工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明确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形成了有效发展战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驾驭经济的能力和敢于发展的气魄成为点燃云南建工跨越式发展热情的引信:一是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从原来单一的工程承包企业发展为集投融资、房地产开发、工程总承包为一体的大型建设企业集团;三是打造投融资平台,以投资拉动发展,实现产融双驱;四是用企业文化打造高原铁军,形成了一套符合云南建工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从根本上把干部职工凝聚起来,形成强大合力。
“十一五”以来,云南建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不移贯彻效益至尊的发展理念,积极实施转方式、调结构。走“强投资 促转型 抓管理 增效益”的内涵发展之路,开创了云南建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云南建工通过集团化综合竞争战略提升了综合竞争能力,构建起了强大的航母舰队,向高端市场发展,带动转型升级。为此云南建工瞄准高档次项目,做有影响力的项目,做标志性的项目,做可以有效整合各类资源的项目,以推动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云南建工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近年来,国际经济不景气,云南建工凭借过硬本领、创新智慧,将海外发展的道路走得越来扎实、越来越宽阔,连续四次入选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评选的全球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2013年位列169位,排名上升39位,被国家商务部评为进步最快的企业;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排名第73位。
云南建工实现了两大主业(房建、房地产开发)互相促进,六大板块(水利水电、机电设备安装、商品混凝土、路桥、市政、钢结构)齐头并进,专业公司(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建材物流、水泥生产、建筑科研、勘察设计、建筑劳务、建材科技、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等)不断发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相互带动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与建筑相关的所有环节均有产业布局的完整产业链。这不仅在西部建筑企业具有代表性,而且在全国同行业中也令人瞩目。
云南建工围绕加强项目管理,打造综合一体化优势,全面推进“五位一体”项目管理模式,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技术、成本(效益)全方位实施综合管理,生产组织运行高度协调,施工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实行财务业务一体化,在控投资降成本、提升整体水平、创造规模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集团项目向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成为后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在转型升级战略引领下,云南建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经营合同额从2007年118亿元,到2013年达到748亿元,增长了6倍多;施工产值从2007年108.7亿元到2013年430亿元,增长了3.9倍;产值利润率达到2.5%以上,跻身国内建筑行业领先水平。连续22次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位列第318位,排名上升59位;云南企业100强排名第8位。
近年来,集团已累计完成各类建筑9400多万平方米、总产值1800多亿元,获得建筑工程鲁班奖21项、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30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提名1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13项、全国和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00多项、部省级优质工程奖359项;现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7个,开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在西部建工企业尚属首家,设计大师4人,拥有发明专利13项、其他专利20项、国家级工法32项,绿色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生产进入全国前十强。
[align=center]产融双驱 加力助推[/align]
云南建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建筑企业发展规律,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通过搭建平台、投资拉动、优化融资、产融双驱、改革机制等具体措施来实现集团发展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省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大投融资平台,加之在滇各大金融机构的合作与支持,集团已建立起了完善的多头投融资体系和“保障房、棚户区改造、商品住宅、城市综合体”及“境外开发区”等多层次聚合的开发营业模式。
保障房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发展工程。云南建工所属的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唯一省级融资平台,承担着“投资、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的责任和使命,云南建工适时提出“两个转移”——“集团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上来,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以生产管理为中心上来。”截至2013年,云南建工累计完成保障房投资150亿元以上,完成保障房建设产值123.5亿元,项目涵盖包括昆明的云南10个州市,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基础工程,开始在云南各族人民眼前呈现。
在房地产开发方面,2013年云南建工完成投资额100亿元,完成产值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
云南建工目前已成功开拓周边、中东和非洲三大海外市场,每年合同额在2亿美元以上,产值1亿美元以上,投资额1亿美元以上,2013年开工项目达13亿美元以上。
云南建工先后获得麻昭高速、呈澄高速、昆明东南绕城高速、曲靖城市道路综合提升等一批云南公路建设的大项目,合同额总计100多亿元。
2014年,云南建工计划新增投资规模353.59亿元。依托强大的投融资能力,云南建工将全面参与棚户区改造、高速公路、机场、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综合管网的建设,同时,将投资进一步向海外延伸,在海外多个领域加大投资开发力度。
在云南建工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之下,金融诚信指数稳步提高。各大银行评级都达到AA以上,云南建工已获授信总额达368.36亿元,实际融入信贷资金总量达到139.42亿元,同比增长52.37%。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信用评级由AA级上升为AAA级;新增中国进出口银行6亿元人民币免担保项目融资授信。
目前,云南建工60%的经营额是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来实现的,与大银行、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达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战略。云南建工走过的成功实践表明,坚定不移实施集团化经营和转型升级战略,实施“两个转移”,云南建工走上了质量品牌效益型发展之路。
[align=center]国际市场 旗帜高扬[/align]
云南建工从1983年开始涉足海外市场,最早是以承建援外项目的方式走出国门,之后逐步走上市场化运作之路。到2009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注资10亿元人民币组建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云南建工持股经营。从此,云南建工承担起云南乃至中国与GMS国家合作的战略平台的使命,成为云南省实施“桥头堡建设”、“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
云南建工通过工程承包和投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在继续加强传统工程承包业务的同时,开展开发区、农业、能源等海外投资项目,使工程承包和投资相互促进,大大提升了外经工作水平。与此同时,在“互利共赢,植根海外”的合作理念和“高举高打,高端经营”的经营思想护航下,集团强化品牌建设、通道建设、平台建设、资源建设,逐步形成了“大外经”的国际业务发展新格局。海 外经营额2012年突破45亿,2013年达60亿元,国际业务比例大幅上升。
云南建工现已在中国周边东南亚、南亚及中东和非洲三大海外市场建成了大量标志性工程项目,良好的品牌声誉,为云南建工打开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为带动国内成套设备、建筑材料、设计技术、对外劳务输出等提供了机会。
柬埔寨政府办公大楼获得中国建筑工程境外鲁班奖,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亲自向陈文山颁发柬埔寨贡献勋章,索安副首相亲笔给云南建工写来感谢信。
赤道几内亚国家天然气公司总部办公大楼被该国总理米拉姆盛赞为最亮丽的风景线。
老挝万象亚欧峰会酒店项目按期竣工移交,赢得了与会亚欧领导人的高度赞誉,与老挝万象东昌酒店、第二十五届东南亚运动会场馆项目一道,成为老挝市场上的“三块金牌”。
老挝金三角孟莫联合执勤点正式建成启用,得到了中国公安部等相关部委的高度认可。
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马德岛首站、皎漂站和新康丹站虽然进入晚、困难多,但工作推进顺利,得到中石油集团的高度肯定。
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成为中国第10个境外经济合作区,开发区项目在中老两国领导人、中国商务部及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进一步理清了开发推进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园区招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老挝北部饲料厂项目按时竣工圆满移交,朱马利主席在移交仪式上分别向云南省委书记、省长、省外办、云南建工授勋,经济影响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面向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开展以粮食加工为龙头的农业合作开发项目——云南泛亚农业公司规范运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工程承包方面,云南建工正在实施的非洲赤道几内亚国家体育学院2.5亿欧元建设项目,是目前中国公司在赤道几内亚最大的房建项目;云南建工正在沙特实施6亿美元的大学城工程承包项目。此外,云南建工受云南省政府委托成功代办云南驻印度商务代表处,为云南建工进一步开拓南亚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项目、大合同、大市场、大发展,云南建工成为云南对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对外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align=center]高原铁军 文化领航 [/align]
欲做百年企业,必以文化领航。“高原铁军 亮剑拼搏”,云南建工人忘我工作的故事不断上演。
2012年,昭通移民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收官。作为云南建工2011年的1号重点工程,云南建工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建成一座绥江新县城,向家坝库区5个集镇、溪洛渡库区6个集镇整体搬迁,确保6万移民安居,水库按期下闸蓄水。创造了建筑业新速度、创造了建筑业神话,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三峡集团和广大移民的充分认可和赞誉。
结合云南建工的发展实际,集团公司党委着力解决基层和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云南建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敢于亮剑、勇于亮剑、亮剑必胜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云南建工人,鼓励着云南建工人,推动着云南建工的快速发展。一大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工程项目相继完工和顺利推进。如昆明新机场、滇池环湖截污、“四退三还一护”昆阳安置点、楚雄姚安和德宏盈江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滇池—牛栏江补水工程大五山隧洞提前15天顺利贯通,南博会场馆改扩建工程提前竣工验收,以及云南建工投资的云南建工新城、五里片区开发拓东大成、滇池明珠广场等项目,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发挥云南建工的特色文化优势,“珍惜岗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是时代的要求,是企业发展的必需,是云南建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打造百年老店、适应时代的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必将为云南建工科学发展、稳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云南建工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已是云岭大地上一块响亮的金字招牌。
已经走过60余年光辉历程的云南建工,正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云南建工将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围绕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抓住“桥头堡”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坚持市场化发展导向,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寻求国外(境外)合作新机遇,创造新业绩,推进新发展,继续发扬高原铁军精神,全面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以效益提升为目标,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加快将云南建工全面建设成为集投融资、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总承包为一体,具备多层次产业结构和综合竞争能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建设企业集团。
已经扬帆起航的云南建工这艘建设企业航母,秉持高原情怀、大山精神,将一路披荆斩棘,一路乘风破浪,扛鼎中国西部建筑业先锋旗帜。
《大公报》简介
《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1949年以前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1902年由英敛之在天津创办。
香港《大公报》是一份综合性报纸,内容丰富。《新闻》版包括世界要闻、香港、中国新闻、经济和体育新闻等;《要闻专题》版对时事题材深入剖析论述;《国际热点聚焦》版从多个角度探讨国际社会现象。为迎合读者对经济讯息的需求,多达十余个的《经济》版面详尽报道香港、内地和国际最新经济动态,并经常刊载专题文章、特稿等,极具参考价值。《物流与航运》版、《大公教育》版,广为航运界和教育界人士称道。《大公论坛》则是各界人士对时事发表意见的园地。
3月28日,由集团冠名的“云南建工·百年大公重走南方丝绸之路”大型公益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align=center]【责任编辑:谢文荣】[/al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