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媒体对割肝救母的五公司青年职工施尤俊的先进事迹进行追踪报道,宣传云南建工和谐发展的正能量。今天出版的《云南信息报》A06版刊登了题为《捐肝救母手术成功 保山小伙康复回昆》的文章—— 捐肝救母手术成功 保山小伙康复回昆 今年6月,不满27岁的施尤俊,将自己肝脏的70%割给肝硬化晚期的母亲,上演了一幕现代版子报母恩的人间大爱。昨天中午1时许,施尤俊返回昆明。据了解,在施尤俊与母亲急需手术费的时候,云南建工集团全体员工及时为他们入职仅一年左右的同事发起捐款,短短时间就筹集到84万余元善款,成就了这起“割肝救母”的感人事迹。 割肝后身体指标恢复正常 白净的面庞,温和的笑容,昨天中午1时许,从天津飞回昆明的施尤俊,出现在了记者面前。他说,母亲还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术后康复治疗,自己先行出院。 “回昆明前,我问医生还要不要复查,他说你就把自己当个正常人好了。”施尤俊称,他是今年6月6日割了肝右叶移植给母亲,手术非常成功,目前母亲也恢复得不错。 一般人左右叶肝的大小比例为4比6,而施尤俊的比例则达到3比7,为了确保移植给母亲的肝脏能正常成活,施尤俊将自己的右叶肝脏整个割给了母亲,换句话说,他将自己肝脏的70%移植到了母亲体内。 施尤俊说,医生认为他将右叶肝脏移植给母亲后,他的左叶肝脏会往右边生长,并会达到一定体积,只是形状不太会像以前那样,术后保养得当的话,也不会影响他的健康。目前,施尤俊感觉比较正常,只是劳累的时候右侧肝区略有疼痛,医生称这属于康复期的正常现象。 有救母亲的机会就要救 2007年,母亲施建玲被发现患有肝硬化,当时施尤俊正在西南林业大学念大二,母亲怕他担心,隐瞒了病情。祸不单行的是,2009年夏天施尤俊毕业前夕,父亲又因医疗意外去世,次年母亲被诊断为肝硬化晚期。 这些打击没有击垮施尤俊,他开始有意搜集肝移植的相关信息,并跟母亲交流移植肝脏的想法,但遭到了母亲拒绝。施建玲认为,她已经岁数大了,而施尤俊还年轻,不值得冒这个险。 施尤俊对母亲说:“爸爸已经不在了,如果你也走了,我们回家还能找谁?”1986年生于保山市施甸县的施尤俊,还有一个正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念书的弟弟,以及老家的爷爷和奶奶。虽然弟弟也表示愿意割肝救母,但施尤俊还是决定割自己的肝给母亲。 “我了解过,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很高,困难只在于缺乏肝源。”施尤俊说,2011年底,他带母亲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肝脏移植配型,结果证实他的肝脏适合移植给母亲。 为什么要割肝救母?施尤俊说,合适的肝脏不易获得,即便合适价格也高达40余万元。“设想一下,当我四五十岁的时候,想到自己当年有救母亲的机会而没有救,我怎么能够安生?” 84万余元爱心款体现领导同事的爱 施尤俊要割肝救母的事,经报道后,引起了施尤俊所工作的云南建工集团领导的重视。集团总经理刘勇说,他相信一个能大爱母亲的人,一定能大爱企业和国家,他支持并鼓励类似施尤俊这样的孝心。集团决定在全体员工中发起捐款活动,帮助施尤俊。 云南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文山带头向施尤俊捐款3000元,集团全体职工也纷纷捐款,目前,爱心捐款已经达到84.5万元,而且捐款还在继续。施尤俊移植肝脏给母亲的手术及后期治疗费用,预计在50万元左右,他主动提出,将多余的款项,转捐给集团送温暖基金会,专门成立一个职工大病救助基金,“让一件好事变成千万件好事,让自己一个人受到的恩惠,惠及千千万万人。”施尤俊说。 【责任编辑:梁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