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经营方式绝不等于放弃经营,而是对经营层次的提升,我们要根据企业发展形势,审时度势,不断地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心,坚定不移地推进由经营项目向经营资源的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进集团‘两个工作重心的转移’。” 8月23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文山在集团生产经营工作研讨会上强调。此前,在今年的年中工作会上,集团提出了“两个转移”的议题,一个多月后,集团以“转变经营方式,强化生产管理”为主题研讨生产经营工作,总结实践经验,统一思想认识。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后永宁,工会主席陈文双,副总经理王晓方、沈家昆、刘国强、陈祖军、马德,监事会副主席汪亮,总经济师王峥出席研讨会。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战国主持会议。
实践中进行思考
集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上半年集团化经营和重要板块经营都取得了好的成效,重点工作如保障房项目、老挝万象项目、沙特大学城项目等大项目有力推进,各项指标提前完成,生产经营形势良好。今年1到7月份,合同额达到了490.14亿,初步实现了年初职代会提出的集团跨越发展的目标。这是集团积极推进调整经营思路、转化经营方式取得的成果。
这样的成绩,在全球经济危机,国家坚持宏观调控以及全国建筑行业不十分景气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陈文山对集团上半年取得的成绩如数家珍,逐一点评,给予了充分肯定。
生产经营会是例行会议,但这次的生产经营会显得并不寻常,面对上半年集团相对良好的形势,整个会议充满着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和精神。这里,你听到的不是面面俱到的工作汇报或泛泛的总结,而是与会人员对集团现阶段工作的深入思考,表现出的是对集团发展形势的准确把脉,充分体现出对集团发展形势的前瞻性。
会上,王晓方作了强化生产管理的主题发言,指出目前各公司的生产管理系统存在明显的弱化和不健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尽如人意。生产管理是集团的命脉,是集团打造品牌的抓手,是对社会、企业、甲方履行合同的载体,项目管理是所有工作的的重心。生产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充分体现在项目工程质量好、进度快、事故少、效益好、管理有序。抓生产,促经营,无论是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人人都是经营者。只有将生产管理抓好,市场才能进一步开拓,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更大提高。刘国强在作转变经营方式、提升经营效果的主题发言时指出,从2006年的79.6亿到2011年的401亿,再到目前的500亿,传统的方法、习惯的思维已经不适应当前集团的发展形势,经营模式必须由经营项目向经营资源转变。必须保证集团重大项目的扎实推进,做到干一个工程,树一块丰碑,在转型的同时巩固传统领域,立足于市场份额的占有,坚持在省外开拓市场,争取在省外落地生根。在保证数量上有大的突破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品质的提升和市场的布局,保证集团未来三到五年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与会的集团其他领导和有关子公司负责人也结合自身工作作了交流发言。立足于转变理念与工作落实,与会人员各抒己见,会议气氛十分活跃,充分体现了集团开拓进取的智慧、决心和勇气。
居危思危,3个半小时,记者身处气氛活跃的会场,见证集团两级负责人凝心聚力,认真思考,为集团发展出谋划策。
转变中迎接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认真思考什么是经营,什么是生产管理,怎样搞经营,经营些什么,如何经营建工集团这个品牌,如何发挥品牌的优势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陈文山指出,经营是寻找生产力渠道的过程,经营的内容是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和品牌资源等各项资源的聚合。调整经营方式绝不等于放弃经营、削弱经营,而是要跳出经营谈经营,一改过去的“包工头”模式,进而以集团化、品牌化经营,通过强化生产组织管理促进经营,打造品牌,提升经营品质。
当前集团发展的势头不错,如何保持集团发展的良好态势,真正实现大集团、大经营、大发展,实现集团的快速、稳健、科学发展是集团决策层近来不断深入思考的课题。
陈文山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由经营项目向经营资源的转变,必须坚持经营的龙头地位,真正跳出传统经营格局,提升经营层次。下半年工作,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与大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制定规划措施以推进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借助保障房建设的有利时机,强化与党委、州市政府的沟通、交流、合作;借助大项目的实施拓展专业板块市场;借助集团的平台优势,推进银企合作,利用合资、股份的形式经营大项目;强化经营责任制,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大项目中去;发挥强强合作的优势,强化纵向、横向的经营,发扬团队精神,发挥整体优势。
保障房作为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发展工程,是集团完成从完全的项目施工建设型向“投资——经营——管理”型转型,以“地产——金融”方式发展,完成第二主业打造的重点,是当前集团的工作重心。作为集团今年的1号重点工程,是我们今年做好一切工作的信心之源。陈文山要求,各公司必须严格按照“四保一控一树”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以经营为中心向以生产管理为中心转移,做出精品,充分发掘保障房建设中蕴含的无限商机。
生产管理是集团改变经营方式、提升经营层次的基础,是由经营项目向经营资源转变的基础,是集团大经营的基础。施工现场的管理,体现着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一张名片,只有抓好生产,才能赢来回头客,才能真正抓好经营。对此陈文山提出四点要求:健全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把人员、责任、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强化生产管理;重视项目部和经营管理团队的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承包责任制,规避风险;严格落实考核评价制度,抓好生产管理。
思想决定行动。张战国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转变经营方式,提升经营层次,这是集团发展的要求,是市场规律的要求,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是集团在以效益至尊代替产值至尊的基础上,经营管理理念的又一次新飞跃。各单位负责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要化解认识上的偏见,消除认识上的杂音,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集团领导班子对生产经营转型的认识上,宣传、贯彻集团的要求,做好引导工作,切实做到理论上、思想上、行动上同步。在今年1至8月份发展势头不错的基础上,增强信心,切实加强我们的经营管理,抓好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推进,尤其在保障房建设上,做到加强领导,责任落实,集中精力,发扬优势,努力完成任务。
在会场上,你能注意到一些细节,整个会场,所有人都在用心地聆听别人的发言,不时用笔记录着,每一次发言结束,都能赢得全体与会者的掌声。每一次掌声,都意味着这是对参会者的一次启发,是对发言者产生的共鸣。
没有前瞻性的工作,带来的必然是发展的瓶颈。所有的举措,都是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将建工集团实现华丽转身、实现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转型升级,云南建工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
【责任编辑:郭永坚】

